火车次

绛县黄芩

绛县黄芩

绛县黄芩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绛县黄芩,山西省运城市绛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绛县东南高俊,西北平缓,境内海拔在550—750米之间,最高海拔2047米(么里镇垣址坪村),最低481米(南樊镇尧都村),山区面积占67.5%,丘陵、台塬占18%,平川面积占14.5%,素有“七山二岭一分川”之称。为黄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绛县黄芩呈圆锥形,扭曲,长8—25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气微,味苦。无粗皮、杂质、虫蛀和霉变。

品质特性

绛县黄芩呈圆锥形,扭曲,长8—25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气微,味苦。无粗皮、杂质、虫蛀和霉变。

营养价值

绛县黄芩按干燥品计算,含水分≤11.0%,含黄芩苷(C21H18O11)≥11.2%。

地形地貌

绛县东南高俊,西北平缓,境内海拔在550—750米之间,最高海拔2047米(么里镇垣址坪村),最低481米(南樊镇尧都村),山区面积占67.5%,丘陵、台塬占18%,平川面积占14.5%,素有“七山二岭一分川”之称。为黄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气候条件

绛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高温,日照充足;秋季凉爽,雨量充沛;冬季寒冷,雨量稀小。年平均气温11.4℃,最冷一月,均温-4℃;最热七月,均温25℃,年均降雨量630毫米。霜冻期十月至次年三月,无霜期190天,完全符合优质黄芩的独特生长气候条件。

土壤状况

境内土壤以褐土为主,特点是土层深厚,质地细而均一,颜色为浅黄色到暗黄色,疏松多孔,通透性较好,多属中性微碱性土壤,pH值在8—8.5之间,同时境内还有28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全县范围内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适耕性强,特殊的土壤构造为黄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

生态环境

绛县国土面积149万亩,耕地面积45万亩,森林面积1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绛县的生态环境也为黄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019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批准对“绛县黄芩”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上一特产:阳隅柿饼

下一特产:绛县连翘

特产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旅游美食推荐更多特产
美食资讯更多美食资讯
美食关注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huocheci.com 火车次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