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海滨城市都是我这样久居内陆的人所向往的 ,青岛始终于我的计划当中。
于是,当朋友突然在Q上问了一句“青岛,机票便宜,去吗?”,春暖花开,又错开了拍摄档期,“去!“没有任何踌躇。
立马定下机票与旅舍,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DAY1:下飞机,到老城,海鲜大排档宵夜,夜晚鬼一样的摸上栈桥。
第一眼,青岛老城的印象。有点像上海。——因为大部分的景点都在老城,德式建筑都在这一片。
海边,寂静。
DAY2:中山公园 海军博物馆海底世界 小青岛
因为朋友事先做了一些功课,于是头两天都在离栈桥很近的老城住,离中山路,栈桥,海底世界,中山公园都非常的近。
一大早,中山公园,樱花开的没有想象中的好,但比重庆的好多了。带去的衣服拍上用场,一开始担心被打,还好没有
发生这样的事情。
中山公园不远就是军博,怎么能不去,拉上对此毫无兴趣的君猫同学同行,遗憾原有的潜艇和另外一艘军舰被拖走修理了,
结果她好像玩的比我还开心。
中国第一代舰对空导弹HHQ-61
63式水陆两栖和T-34/76
气垫船好大啊。。。。。。
海底总动员
需要说明青岛有两个海洋主题公园,一个是我们去的就在海边的“海底世界”,另外一个“极地海洋世界”距离比较远,
但是有里面有白鲸、企鹅的,还有白鲸、海豹、海豚的表演。先后建立,各有特色。
小青岛又叫琴岛,海滨之路非常的美,上面还有德国人建的灯塔,小山丘被挖空,用于存放鱼雷。就是明明在军博
隔壁,要绕很大一段路才能到,坑爹呢这是!
DAY3:圣弥厄尔教堂爱尔1899 邮电博物馆 基督教堂八大关 奥帆中心
第三天,终于可以去专心看看教堂了和其他建筑了。第一站青岛天主教堂本名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拟建教堂应高百米,适逢二战爆发,希特勒严禁德国本土资金外流,该教堂不得不修改图纸,即建成现在规模。教堂始建于1932年,于1934年竣工。塔身高56米,是建国前山东省最高的建筑。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上次到上海专程坐地铁跑去徐家汇看教堂,结果不能进去,这次终于可以进主的地方参观一下。
爱尔1899,这家咖啡馆像家一样,进去的时候主人正在客厅看电视,这样的老房子里面的咖啡馆,
上海也有,但不一样的是青岛的咖啡馆是和书吧什么的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文化与休闲在如此有
厚重感的建筑立面结合,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有间这样的咖啡馆,闲时画画看书,看着
广场上人来人往,聆听对面教堂的传来的钟声,真好!
邮电博物馆,要写明信片不容错过,邮戳只有这里最齐全!
上到顶上的阁楼,居然还藏这一家逼格更高的咖啡馆,旁边是间画室,多好的拍摄场地。
参观完天主教堂,自然是要去小巧精致的基督教教堂了。
路上随处可见这样的建筑。
街面小径也是一片景,樱花盛开。
近看
远观。
寻找一份宁静与安心
八大关,名气之大,但是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公主楼在翻修,进不去,可惜了。函谷关路的梧桐树、正阳关路的金钱松、居庸关路的银杏街也只有秋天才会露出最美的一面,而且为了秋天最好的景观,到12月底环卫公司都不会派人清理落叶。
八大关除了花石楼和公主楼,其他的是很多国家疗养院的所在和私人宅邸,都不对外的。
花石楼是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融合的佳品,将希腊与罗马式风格,以及哥特式建筑的特色兼收并蓄。国共两党领导人都曾在此下榻。
人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看不见满地落叶金黄,
进不去公主楼,以外的在回程步行到一条道路两边都是樱花的街区,高兴坏了。
有人后悔没有带和服来了。对面是北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继而发现其实离
中山公园很近。转了个圈又回到起点。
白天的行程基本结束,好不容易找到新的客栈,正准备休息,突然发现奥帆中心还没去。
赶紧打车前往,生怕晚了会像重庆一样灯都关完了。女汉纸的脚架终于派上用场了。
DAY4:迎宾馆 青海大 大学路 信号山 观象山
最后一天,时间充裕,第一站迎宾馆,迎宾馆是德国驻胶澳(即青岛)总督的官邸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建筑,
是德国威廉时代的典型建筑式样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欧式建筑。迎宾馆是一座具有欧洲皇家风范的德国古
堡式建筑,其造型之典雅,装饰之豪华,轮廓线条之优美,色彩之瑰丽,至今仍具居我国单体别墅建筑之前列,
作为二十世纪初建造的这种风格的房屋在欧洲大陆甚至德国也不多见了,所以,一定要去看看。
迎宾馆出来,不远就是大学路,一路上弥漫丁香花的香味,像韩国一样的道路隐藏着许多的咖啡馆。
青岛海洋大学 操场一角 樱花花瓣随风飘扬 美丽非常
爬上信号山的“天线宝宝”。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尽收眼底。夏天应该会更美。
信号山上的情人锁。
北海,三亚,厦门,深圳,香港,上海,一路走来,青岛与他们太不一样了。
他就像一个不问窗外事的学子,专心致志的做着自己。
这里没有太多的喧嚣与浮躁,没有匆匆的脚步与木然的面孔。有的是一份闲适与宁静,
有着与身俱来的一种独特的气质,他能给你想要的浪漫情怀,也在潜意识里改变着你
对一个城市的常规印象,是一个真的值得去细细品味的美丽城市。
能在华夏大地一大片大兴土木、修楼筑桥的大潮中安然的保留着一片中西方文化交融
的历史,能在文化断层中将那份曾经做一下沉淀与保留,这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每一座城市在飞速发展当中能思考什么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独特应该保留的地方,
这个城市吸引人之处在哪里,那么任何城市都不愁没有自己的名片。
这里从前就有一座城:带着欧陆的优雅,带着历史的刻度;动静皆宜,喜忧参半。
--------摘自《青岛蓝调》
青岛,请留住你的一切。
上一篇:青岛,爱上你是我情非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