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除了山,除了水,最多的就算是古色小镇。
走过西塘,拜访过乌镇,亲历过大同,也看过甪直
可是心中有个角落,一直想念着你,
2013年,陈逸飞的《理发师》上映的时候
就有了淡淡的冲动。
虽然,晚了两年来见你,
可是和我想象的一样,
你的样子如你名字般,相遇就已相爱。
这就是我喜欢的你
------------------------千年古镇,宁海前童
************************************************************
旅游时间:2015-06-21
出行工具:杭州东-宁海(G7501)08:01--9:21票价:93
宁海-杭州东(D3108)17:04-19:01票价:69
从杭州到前童,建议做到宁海火车站,出了火车站,个人经历,由以下几条线路去前童:
1.出了火车站,右转就是公交站,有115和102.115路直接坐到宁海汽车西站(大约30分钟),在西站坐城乡客运车到前童(4.5),末班车当地人跟我说17点
2.出了火车站,直接打的到西站(19块左右),然后在西站坐城乡客运车到前童(4.5)
*********************************************************
客运车会在前童古镇门口停车,下车后需要先前往游客服务中心购票或者换电子票。古镇大门只负责检票哦,大概相距10分钟左右。当然如果购完票以后,不喜欢走路的孩子,可以坐景区交通回到古镇大门(景区交通5块)
前童古镇: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至今仍保存有1300多间各式古建民居,
古老的水车,周围已经盖起了新房,但是当地人可能还是想保留原始的味道,水车还是在使用中。
要从右往左读,”西邨“。据说就是村的意思,古代用的是”邨“
古镇里的燕子屋很多,因此随处都能看到很多燕子。走着走着,就会有一两只从头顶飞过。偶尔他们也会停下来,落在屋顶上,石子路上亦或是院子的树枝上,古镇中的鸟和人,看似互不干涉,但又是那样和平的相处在一个空间里。
古镇里,大多生活着的都是年老的人。婆婆话讲得很少,看着他娴熟的做饼手势,也不由得敬佩。听当地人说,这个是霞客饼(原先叫“前童麦饼”。原来在四百年前有个叫“徐霞客”的大旅行家,走南闯北,从宁海开篇,首宿梁皇驿。他以为路上人烟稀少,要驿丞给他准备点干粮。当时,前童一带的麦饼很厚,冷了就咬不动。徐霞客得知后,叫贴薄一点。好客的梁皇街妇女争相做麦饼,一口锅贴不及,就一擂再擂,越擂越薄。贴后一尝,觉得比先前好吃。于是就做成现在这样的薄饼。近有学者听了上面的故事后,提议改名“霞客饼”,以纪念这位旅游大师)。
个人觉得和永康的肉麦饼,有点相似,只不过它的陷是梅干菜,虾皮亦或是葱花。现在还有一种甜的,那个是直接海苔加砂糖。我没有尝试甜的。喜欢甜食的孩子可以尝试。
听说这个墙面有400年的历史,当地的伯伯说,墙上的有些纹路都已经开始脱落。至今还没有修缮过,不过我去的时候,感觉有种要修理的感觉。其实,在它们最原始的时候去见见吧,看看它们原本的样子
水缸里泛绿的睡莲叶
当地有名的空心腐,炸至金黄后,直接放置热水里煮透。吃的时候,转至碗里,粘上甜酱和辣酱,味道不错哦。我选了一家只有奶奶和爷爷两个人做的,奶奶负责卖,爷爷负责在里面手工制作。它家的豆腐脑也很好吃,真的纯手工制作。不过我不喜欢前童的豆腐干,个人觉得太硬、太厚,有点像茶干,可能吃惯了杭州的豆腐干,喜欢那种软软薄薄的。
觉得看到阿姨辛苦的样子,很想给他拍一张美美的照片,阿姨很配合的给我一个大大的微笑,也是让我感觉很温暖。
出了古镇,对面有个小小的山丘,当地人称其为鹿山。大片的绿色草坪,不像城里做过度的保护,确能呈现出自然的绿色。天气好的时候,走到坡顶,遥看整个古镇,顿时会让我觉得很开阔。坡顶吹起的风,不会像海边的风,那样干燥。这里的风和古镇一样,给人一股清新的味道。
前童古镇,真的给人一种真正古的感觉。
我也隐约感觉到,它在一步步的商业化,
还好,我在你还是古镇的时候来见你。
虽然那天总是有偶来的大雨,但很幸运的是
当我迷路的时候,当地的大叔跟我说,找不到出口的时候,就按着水流的方向走。也许这就是八大水系的魅力。
当突然下起了大雨,古镇门口做饼的阿姨说,你站到我这里吧,站在边上容易淋湿。尽管只有短短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也许这就是前童人。
古镇的门口没有明显的公交牌,当大叔帮我拦下公交车,告诉我这是回西站的车时候,虽然我只说了谢谢,但是心里暖暖的。
我很喜欢前童,因为我看到的不仅是你的古味,也看到了你温热。
**********************************************************
人其实要学会旅行,不是旅游。
一个也好,一群人也好。
目的地可以几百公里,也可以几万公里。
走出去,会碰到不一样的人,遇到不一样的事,
那是个让人变得温柔和宽容的过程。
上一篇:#消夏计划#采呀么采杨梅
下一篇:海宁盐官观潮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