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次

贵州之旅——安顺(陡坡塘、天星桥、黄果树)

贵州之旅——安顺(陡坡塘、天星桥、黄果树)1

说到贵州,首先有四个概念:夜郎国、遵义、茅台酒和黄果树瀑布。但非常遗憾,此次贵州之旅古夜郎国所在的福泉市、茅台酒的产地赤水市和革命圣地遵义均不在行程之内。

我们这个旅游团在贵阳成团,共有49人,多数来自北京,其他的分别来自河南、辽宁、山东和广东。除了我和一位来自山东青岛的女士,其余的人都是夫妻同游或是朋友、同事结伴而行。巧的很,在这个旅游团里我还遇到了8位建平的老乡

贵州之旅的第一站是安顺,准确地说,是安顺市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在贵阳的西南方向,有沪昆高速公里相通。去往镇宁沿途都是一个个馒头似的小山包,植被很好,以灌木和小乔木为主,少见高达的乔木,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高速公路两侧广告牌上最多的是酒广告,既有大家熟知的茅台、习酒,也有不那么知名的珍酒、文台酒、安酒和青酒。旅游大巴在沪昆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大约三个小时后,驶下高速公路,穿过镇宁县城,就来到了黄果树景区的第一个景点——陡坡塘瀑布。陡坡塘瀑布和黄果树瀑布同为白水河上的瀑布,在黄果树瀑布上游约1公里处,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陡坡塘瀑布在洪水到来的时候,水流倾泻而下的声音震耳欲聋,如嘶如吼,因此有“吼瀑”之名。导游交代:游览时间约为35分钟,同一条游路往返。进入景区不远,首先看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的塑像。旁边的标牌介绍说,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尾唐僧师徒四人走过的地方就是陡坡塘瀑布。由于时间紧迫,我只是远远的看了看师徒四人和白龙马,想必天底下的《西游记》人物塑像一定也是大同小异的。陡坡塘瀑布比想象中的还要矮一些,远远望去更像是一道河坎。4月份的白水河还是枯水期,陡坡塘瀑布的水量不大,流速也很舒缓。清澈的流水在钙化滩坝上流过,薄薄的、轻轻的,曼妙多姿,就像少女舞动的白纱裙。在枯水期观览陡坡塘瀑布,虽然无缘听到“吼瀑”的怒吼,但却欣赏到了陡坡塘的柔美,可以说是有一失但也有一得。水量的不足,让陡坡塘瀑布下游的许多河段露出了河床;加之一些利用枯水期正在进行的河道施工,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陡坡塘瀑布的中远景观赏。原路返回的时候,透过河边树木可以看到陡坡塘瀑布下游的一些小瀑布,规模虽小,但姿色各异,很有欣赏价值。只可惜没有找到很好的观赏位置,不能细细品味。

4月份的陡坡塘还不是旅游的高峰期,但在同一条不甚宽敞的游路上,两个方向的游客相向而行已经显得比较拥挤,很难想象旅游旺季游客爆棚时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

匆匆游览过陡坡塘瀑布,即搭乘景区的游览车转赴下一个景点——天星桥。进入天星桥景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局促,狭窄的游道与盆景级的景观到也匹配。游道两侧石崖上生长的仙人掌,颠覆了人们仙人掌应该长在沙漠里的常识,算是“天星桥”的一个独特之处。与景观类似的桂林叠彩山、七星岩、云南石林相比,水面多是天星桥的优势所在;而水让天星桥的景致更显隽秀,也更有灵气。天星桥的游道大多由一个个不规则的水泥踏步串联而成,游人走在上面,或信步、或跳跃、或驻足,别有一番情趣。游道的设计者还突发奇想,在365个水泥墩上刻写了月、日,让每个游人都能在上面找到自己的生日,这就是所谓的“数生步”。“数生步”的水泥踏步在多雨的季节会被水浅浅地淹没,游人需要光着脚或穿着凉鞋走在上面。尽管景区比较狭窄,但随处可见售卖各种吃食和当地特产的小贩。“侧身崖”是一处狭窄的石缝,类似许多景区都有的“一线天”。我这个人有“空间狭小恐惧症”,因此未尝试,选择了绕道而行。“鸳鸯藤”是崖壁上的一根始为一根、一度分为两根、随之又合二为一的老藤,暗含了破镜重圆、鸳梦重温的美好寓意。从植物生长的角度说,这根老藤应该是在生长过程中被锐利的岩石刺破而分成了两根,之后又恢复原状,就像流水在流动过程中遇到了礁石而分开,流过了礁石再汇合。“九龙盘壁”其实是裸露在崖壁上的树根和藤蔓,被想象丰富的人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也就有了龙舞崖壁的天然图景。“美女榕”是一棵大榕树暴露在外的部分树根。这些被想象成女性躯体的树根镶嵌在石壁上,多少真有些浮雕的效果;至于哪是胳膊、哪是腿、哪是美女的披肩长发,美女是坐、还是卧,则全凭观赏者的想象。欣赏过“美女榕”,就来到了“天星湖”。“天星湖”湖面不大,绿树掩映,环境优雅。据说,这里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高老庄”的外景地,也就是天蓬元帅猪八戒入赘的地方。

按照导游的安排,我们的天星桥游览到“天星湖”就结束了。出得门来,细看天星桥游览图才发现,天星桥景区其实由天星盆景区、天星洞景区和水上石林三个部分组成,而我们游览的天星桥,其实只是天星桥的盆景区部分。

吃过清汤寡水的午餐,前往当日最后一个景点——黄果树瀑布。陡坡塘和天星桥的不那么精彩,让我对名闻遐迩的黄果树瀑布充满了期待。在当地人的概念中,黄果树是一个瀑布群的概念,包括陡坡塘等一系列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瀑布;我们通常所说的黄果树瀑布,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大瀑布”。入乡随俗,我们姑且也把黄果树瀑布叫做“大瀑布”。

在进入“大瀑布”景区的沿路,摆满了千姿百态的各种树桩盆景。这些盆景非经年而不可得,身价应该不菲。去到“大瀑布”有两种选择:一是完全徒步,先下到“大瀑布”所在的山谷,观赏完再爬山返回;二是乘扶梯往返。选择前者需要有充沛的体力和充裕的时间。既考虑到时间,也考虑到体力,我选择了乘扶梯。“大瀑布”的扶梯分为两段,单程有340米,落差约80米。

在还未见到“大瀑布”的时候,已经听到了“大瀑布”远远传来的隆隆跌水声。走出扶梯的地方,是“大瀑布”的下游,离“主角”大概还有几百米的距离。在这几百米的距离里,河流逐级向下,形成了一个个小的不能称之为瀑布的水流跌落区。白浪、碧水、绿岸和黄绿色的河坎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水色图景。“大瀑布”的观览设计者深谙“渐入佳境”的艺术欣赏规律,通过曲曲折折的木质观景栈道引导着游人一步步向“主角”靠近。多个观景台的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游客,避免了人流的过度集中。远远看到“大瀑布”的时候,说实话,有些失望,因为在满眼绿色的映衬下,“大瀑布”稀稀疏疏的几股细流着实让人觉得难负亚洲第一大瀑布的盛名。但随着和“大瀑布”距离的逐渐拉近,水流跌落的巨大轰鸣充满耳鼓,水落深潭激起的阵阵水雾扑面而来,“大瀑布”开始成为你目力所及景物的主宰。特别是当你站在“大瀑布”下的深潭边,抬头仰望“大瀑布”的时候,你会觉得那些赞美“大瀑布”的佳诗美句对于“大瀑布”来说都是当之无愧的。

和在陡坡塘时的感觉相似,枯水期的“大瀑布”展现给人们的更多的是雄浑中的婉约、大气中的精巧、壮美中的清丽。

除了从正面观赏“大瀑布”,还可以经过景区横跨在白水河上的吊桥,抵近“大瀑布”的侧面观赏,更可以沿着河左岸的石阶和栈道绕到“大瀑布”的后面,进入“水帘洞”,体会一下“大瀑布”的视角。这座吊桥的存在,便利了两岸交通,也增加了一个观赏“大瀑布”观景台,但吊桥的形制显然缺乏全面考虑,未能做到与整个景区的和谐统一。

“大瀑布”的精彩自不待言,但就像一台戏仅有一个精彩节目还不够一样,“大瀑布”这个压轴戏还缺少必要的“垫场戏”。也就是说,应该围绕“大瀑布”开发更多的景点和景观,让“大瀑布”变成一台戏而不是一出戏。

不到16点,我们的旅游大巴开始回返贵阳。按来时的行车时间估计,我们应该在19点左右回到贵阳,晚餐后可以比较从容地赶到贵阳大剧院,观看20点开始的“多彩贵州风”演出。上车没几分钟,我就进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发现旅游大巴好像处在静止状态——堵车了!如此走走停停,待我们饥肠咕噜地坐到晚餐桌旁的时候,时钟已经指向了20点,“多彩贵州风”的演出已经开始了。大家匆匆填饱肚子,赶往贵州大剧院,而此时堵车还在继续。好不容易来到贵州大剧院,急急忙忙、蹑手蹑脚踅进剧场,演出已经过半。“多彩贵州风”曾经被海外媒体誉为“世界顶级的民族舞蹈史诗”,由17个民族600位演员历时8年精心打造成4个版本,海内外商演逾3000场,足迹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给国内游客观看的常年演出版本,我们观看的应该是“多彩贵州风”的“简编通俗”版本,因为其中的插科打诨显然不适合国外的演出市场。

21点半,演出结束。本以为这个时间贵阳的堵车也已经结束了,哪知道,临近22点的贵阳,堵车还在继续。从贵阳大剧院到我们入住的黔灵大酒店不过5点几公里,可旅游大巴却逡逡巡巡地走了一个多小时。

和第一个晚上一样,我继续享用套间的待遇,只是这次的套间更大,而且是双卫的。

热门游记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5 huocheci.com 火车次 网站地图